小艾近期在網上“沖浪”時看到一位女網友的自述,從文字里就能看到她的無奈。
女網友今年45歲,和丈夫結婚已有20年之久,最早結婚的時候和丈夫的同房頻率一般為一周1次,當時她的內心覺得這種頻率對新婚夫妻來說有點少,但也尊重丈夫的決定,沒有提出異議。
沒想到生了孩子之后,倆人的同房頻率越來越低,由一周一次逐漸變成了一個月一次、三個月一次……近15年時間里,他們更是直接過成了“兄弟”,成為了“無性夫妻”。
女網友很痛苦,也想過離婚,但丈夫在其他地方都對她很好,家人朋友都不理解她的痛苦并勸她好好過日子,她覺得自己快瘋了……
這位女網友的情況其實并非個例,我國“無性夫妻”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少見。性社會學專家潘綏銘教授在2009年發表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夫妻中無性的比例占25%。長期沒有夫妻生活,會對女性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呢?
一、女人長期沒有夫妻生活,有啥危害?
距潘綏銘教授上次的調查已經過去了十幾年時間,現階段無性夫妻的比例越來越高。有一位兩性咨詢師表示,我國因無性婚姻咨詢發生率接近50%。
這個問題還不單單在我國存在,2015年谷歌搜索引擎統計的數據顯示,無性婚姻每個月的搜索量有2.1萬人次,是夫妻日常生活中的首要抱怨。
無性夫妻或可稱為社會關注的公共問題,如果長期沒有性生活的話,會給女性帶來什么影響呢?
性喚起困難:相較于男性,女性本身性喚起就比較慢,長期沒有性生活的話又會進一步加重這種現象,導致女性正常的性生活難以進行。
內分泌失調:適當同房可刺激女性卵巢分泌激素,有助于調節內分泌,長期沒有進行夫妻生活,很容易讓雌激素分泌減少,導致女性出現皮膚變差、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的內分泌失調表現。
影響情緒:同房可以幫助男性緩解一定的壓力和不良情緒,長期沒有進行夫妻生活會讓男性的情緒出現異常,容易焦慮、抑郁、情緒低落。
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房事是一項很消耗體力的運動,在同房過程中血液循環速度會加快、肺活量也會加強,可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反之,長期不同房則可能會增加風險。
容易感冒:房事是夫妻體液交換的途徑之一,在過程中可能會接觸到另一半體內的細菌,對于增強抵抗力有一定好處。長期沒有同房,則可能會降低身體對于感冒的免疫力。
當然,房事并不是進行的越多越好,日常可根據自己的身體表現判斷次數是否適宜。若同房結束后第二天醒來感覺十分疲勞,則要適當減少次數;如果第二天醒來后感覺精力充沛,則說明房事次數是合適的。
二、關于房事的這幾個說法,都是忽悠人的
生活中關于房事的傳言有很多,但其中有不少都是不科學的,跟隨小艾一一來看。
1、沒有性生活會痛經?
痛經可分為原發性、繼發性兩種,前者相對多見,與經期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升高相關,后者則與盆腔器質性疾病相關。有沒有性生活,與痛經是否會出現沒有必然聯系。
2、沒有性生活皮膚會變差?
相信不少女性都聽過這個說法,其實也不科學。皮膚好不好其實由很多因素決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遺傳,如果可以通過性生活改變皮膚狀態,那為什么還需要醫美、護膚品呢?
3、沒有性生活會卵巢早衰?
有人說:沒有性生活會影響體內雌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卵巢的功能,導致早衰。但雌激素是卵巢分泌的激素之一,但其分泌多少主要取決于卵巢,而不是性生活。會影響卵巢功能的因素有染色體、基因缺陷、感染等,與性生活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三、60歲以后,還能有夫妻生活嗎?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時代指出,現在很多中老年人夫妻都長期處于分床睡的狀態,大家也都習以為常。
這種情況主要與三個原因相關,一是一些中老年人需要幫忙帶小孩,為了不影響愛人的正常休息,會選擇分床睡;二是夫妻雙方感情出現了問題,甚至是兩看相厭,所以會選擇分開睡;三是老年人身上很可能會罹患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在睡眠過程中可能會咳嗽、打鼾等,一起睡容易影響到愛人的睡眠質量。
那60歲之后的老年人是否還可以進行夫妻生活呢?答案是可以的。
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潘綏銘發表的書籍中指出,我國55~61歲的老年人里約有53%每個月至少有一次性生活,39%每個月性生活次數可達到3次。
至于性生活可以持續到幾歲,主要還是看個人的身體素質,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甚至在80、90歲之后依舊可以同房,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標準。
適當進行性生活可給健康帶來一定好處,但對此也要有正確心態,不能盲目迷信。同時,要注意區別一些關于兩性問題的謠言,避免因為相信謠言而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
參考資料:
[1]《長期沒有性生活,身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家庭醫生.2018-11-21
[2]《為何很多夫妻到了中年就會分開睡?是好還是壞?》.健康時報.2022-08-11
[3]《「女性長期沒有性生活,真的會有這么多危害嗎?」》.第十一診室.2020-10-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