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腫瘤手術,哪個醫生、用哪種技術、起到什么作用、術后該吃什么…許多患者都反復比較、如數家珍。但聊到手術必經的麻醉,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了解”,其實存在誤解。而這些誤解很容易讓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以及并發癥。
不信,我們代入到以下情景,去做選擇:
小明的媽媽要做個闌尾炎微創小手術,醫生說手術切口只有3-4厘米,失血量不會太大,你覺得應該她該用全麻還是局麻?
A.肯定是全麻
B.局麻,因為傷口很小,沒必要全麻
C.局麻、全麻或是腰麻都可以,主要看手術有多疼
媽媽全麻手術結束后,直接被推回病房,此時小明應該:
A.給媽媽準備些補品吃,然后讓媽媽繼續睡覺
B.監督媽媽短期內不吃不睡
媽媽麻醉手術后幾個星期,記憶力大不如前,此時小明應該:
A.安慰媽媽,麻醉后對大腦的損傷是沒辦法的
B.趕緊做腦部檢查,觀察顱內是否有其它器質性病變
先公布一下正確答案:ABB
想要知道為什么,就需要知道很多知識點了。
麻醉有哪些選擇?
局部麻醉
這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方式,多用于局部小手術,例如脂肪瘤切除、外傷小清創縫合、拔牙等等都靠它。
大部分的局麻藥物使用后,患者不僅人能保持清醒,而且依舊有觸感、壓感等,至于痛感方面,如果手術在皮膚表層進行時是不會感覺到疼痛的。但如果在皮下組織進行,就取決于操作者技術及個人體質,有部分患者可能在局麻手術進行到較深層次時有輕微痛覺。
局麻常見的后遺癥有:惡心、嘔吐、低血壓等,一些患者還可能有藥物神經系統毒性反應,例如頭暈、面色潮紅、心慌、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等,但這些都會隨著藥物的代謝而緩解,并非永久性的。
脊椎麻醉
多適用于2~3小時內的下腹部、下肢及會陰部手術以及無痛分娩。這是種無法完全屏蔽痛感,只能緩解痛感的麻醉方式。
脊椎麻醉的常見后遺癥包括腰腿痛、頭痛、尿潴留、低血壓等,反應一般都比較輕微,即使出現,一周內多會恢復正常。出現嚴重腰腿痛的比例極低,半年內基本上都能夠自行緩解。
全身麻醉
幾乎適用于所有大型手術。它會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暫時抑制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全身鎮痛、意識消失和骨骼肌松弛,同時伴有遺忘和反射抑制。
相比前兩者,全身麻醉的作用范圍更廣,也有更加全面的麻醉效果。因此,不止是一些創口大的手術,一些內窺鏡小手術也會用到它——內窺鏡手術時,醫生為了使腹腔鏡有充分的視野,要往患者肚子里面充大量氣體,讓肚子鼓起來。如果不是全麻,患者會覺得腹脹難受而且體內器官也無法處于放松的狀態去配合手術。
全身麻醉的常見后遺癥包括:
惡心/嘔吐:全身麻醉后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惡心和嘔吐。通常可預先服用止吐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事后服用,一般就效果不佳了。
呼吸抑制:全身麻醉可能會暫時影響呼吸系統功能,導致患者出現氣道阻塞、咽喉痙攣、支氣管痙攣等情況,讓患者 “喘不過氣”。此時就需要醫護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了。
口干:由于全麻時口腔部分張開,當病人醒來時,口腔經常覺得異常干燥。家屬可以拿濕棉簽幫助滋潤口腔。
顫抖/寒戰:這也是常見反應,主要是因為手術過程中體溫小幅度下。最直接的解決方式是:注意保暖,多蓋條毯子。
嗜睡:用于全身麻醉的藥物會導致困倦,許多人在手術后的幾個小時內會異常的困倦。但經過一段好的睡眠,患者就能恢復如初了。
當前,全身麻醉已經形成了規范技術體系,并發癥風險大幅度降低。
Tips:關于全麻的一些誤解:
全麻后記性會變差?
人的記憶力可能會被全身麻醉所影響,這可能是因為一些全麻所用的藥物。從現階段的大量數據來看,這類記憶衰退并不是永久性的。隨著麻醉藥物被逐步代謝出身體,用不了幾天記性就能恢復了。如果腫瘤患者的記憶力確實出現了長時間的減退,更建議完善頭顱共振平掃加彌散等檢查,以便于觀察顱內是否在器質性病變。
全麻后人腦子會變笨、反應會變慢?
答案更是否定的。全身麻醉對人的智力無明顯影響。不論是全麻所用的吸入性麻醉藥物還是靜脈麻醉藥物進入人體后,都只會發揮暫時性的抑制作用。當停止給藥后,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也將逐漸消失。不會長久的影響智力。
全麻后人可能在術中醒來,并感受到痛苦?
這樣的案例很少但不是完全沒有——根據不同研究估計的數值,每1000人中約有1-2人在全身麻醉期間部分清醒,并感受到痛苦。好在大多數情況下,患者的意識只是短暫清醒的,并不是全程清醒的。這主要是由于麻醉劑量低于手術期間所需的劑量導致的。
全身麻醉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暫停一些藥物的服用
在準備手術前,誠實且清楚的告訴麻醉醫師病史及服藥的情況。
除了心血管的藥物如抗高血壓藥之外,其余藥物在禁食期間都應停止服用。另外糖尿病的病人尤須注意,禁食期間不可服用降血糖的藥物或打胰島素,以免在禁食期間或麻醉當中發生低血糖的情況。
禁食禁水
麻醉前禁食是非常重要的。在清醒的狀態下,我們能通過咳嗽、吞咽等等一系列不自覺的“保護性反射”,來避免胃內的胃酸、食物等反流至食道、口腔或是被吸入氣管、肺部,引起窒息。但全麻藥物會減弱甚至消除我們這些“保護性反射”。因此躺在手術床上時,如果胃部、咽喉部存留或返流上食物就有“噎住”的可能性。因此需要視情況禁食禁水。
有些腫瘤患者會問,我局麻手術也需要禁食嗎?是的,不論是哪種麻醉都需要禁食。因為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可能會因為一些情況將局麻、腰麻手術改為全身麻醉。如果此前吃了東西,就會增加危險性,甚至不能繼續手術。
手術后,家屬該如何護理全麻病人?
由于手術方式與個人身體狀況的不同,有些患者手術后需要到重癥監護室進行特級護理,繼續由專業醫護人員觀察一段時間再送回病房;也有一些患者會直接被送回病房,由家屬和護理人員負責觀察。
全麻手術后被推回病房,考慮到麻醉的副反應及并發癥風險,家屬就需要格外關注以下方面:
患者呼吸是否受阻
患者是否意識喪失;
患者胃腸道功能是否正常,有無惡心嘔吐
血壓心率等指標是否穩定
在實際操作上,家屬如果能這樣做就更好了:
①鼓勵麻醉患者多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全麻手術時,呼吸道的運動是停滯的,可能存在積痰。只有讓痰液及時排出才不會影響呼吸。
②讓患者的頭側向一側,并幫助清除口腔嘔吐物——全麻手術后患者會經常出現嘔吐現象,我們要避免患者被嘔吐物噎住的可能。
③多給患者翻身,按摩活動手腳——手術時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容易導致患者肌肉疼痛、血液循環不暢。
④提醒監督患者不要睡覺——許多手術都要求術后2小時不能睡,因為一些麻醉藥物有呼吸抑制作用,且在人體內代謝完全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患者陷入沉睡就無法及時發現、抵抗呼吸抑制的情況。
⑤提醒監督患者不要過早喝水進食——過早吃喝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大部分手術都要求術后6小時內禁食禁水,胃腸道手術禁食水時間還會更長。在這方面我們需要嚴格遵循醫囑。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