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而腫瘤相關性營養不良會嚴重影響到患者預后。因此,當腫瘤患者經飲食攝入的營養不能滿足機體需求或出現惡病質時,建議可優先選擇口服營養補充(ONS)。根據營養不良五階梯(見圖1)由下往上依次進行的治療方法,在第二階梯的時候就建議在飲食基礎上加用口服營養補充。今天我們也來一起討論一下腫瘤患者口服營養補充劑的相關問題。

圖1 營養不良五階梯治療
口服營養補充是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經口攝入來補充日常飲食不足的一種人工腸內營養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現已成為部分腫瘤患者營養治療的首選方式。
口服營養補充既屬于食品,又屬于藥品,混合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通常是液態狀,也可以是粉末狀、零食條或者其他類型。
口服營養補充需和普通營養品區別開,營養品或補品為食品或保健品:一般作為某種膳食營養缺乏的補充劑使用,如:燕窩、靈芝、蟲草、海參、蛋白粉等。
口服營養補充能增加腫瘤患者能量和蛋白質攝入量,改善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態,提高腫瘤患者放化療等治療的耐受性,甚至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質量。
進行放化療的腫瘤患者使用個體化營養教育或聯合ONS可避免營養狀態的惡化,維持營養素的攝入,增加耐受力,改善組織器官功能和生活質量,減少放化療的中斷。
ONS也是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營養支持療法的重要方式,術前可以維持或改善新輔助放化療的營養狀況.
術后可加速傷口愈合,恢復機體組成,減少體重丟失,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再入院率,縮短住院時間,改善生活質量。也有利于術后腸道功能的恢復,維持腸道的屏障功能。
若是術后輔助放化療,也有助于降低放化療的不良反應以及增加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性,提高放化療的完成率。
所有存在營養風險和(或)營養不良診斷的腫瘤確診患者,特別是腫瘤圍術期、放療、化療后體重丟失、虛弱、食欲缺乏等患者,更應在營養治療中優先考慮規律的營養咨詢和ONS。
-
存在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的胃腸道腫瘤患者術前5~7 d應給予ONS(劑量不低于200~400ml/ d),術后ONS結合運動鍛煉對腫瘤患者的肌肉減少癥有改善作用。
-
ω-3 多不飽和脂肪酸強化的 ONS 不能改變患者體重、肌肉量、生活質量,但能減少化療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
-
乳清蛋白質強化的ONS可改善腫瘤化療清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營養狀況評分。
終末期腫瘤的營養治療,應優先充分考慮患者舒適度、患者自身需求并充分結合家屬訴求,特別對經口進食或ONS充分考慮適口性和消化道接受程度
在臨床實際使用ONS之前,需要專業人員通過量表對患者營養不良狀況進行篩查和評估,選擇合適的ONS制劑,遵循個體化原則,以使患者最大受益。
1、對于吞咽功能正常的腫瘤患者,可以口服補充整蛋白型或短肽型腸內營養制劑,特別注意短肽型不含膳食纖維和乳糖,長期使用應注意添加膳食纖維。
2、腫瘤特殊型營養制劑:配方符合較高脂肪、高能量、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腸內營養制劑,適用于腫瘤患者的代謝需要。
-
腫瘤患者可考慮使用含有魚油等免疫成分的ONS;
-
含n-3脂肪酸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
-
-
術前5~7d給予ONS可預防切口感染等并發癥,強化特殊營養素如HMB(必需氨基酸亮氨酸的一種代謝中間產物)可增加肌肉力量;
ONS的提供方式包括餐間補充(加餐服用)、部分代餐(進餐時服用)、全代餐(代替飲食,全量多餐)。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制定了3頓正餐加3次ONS的3+3模式,建議一日 3 餐之間和晚餐后加用ONS,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和營養達標率(圖2)。
ONS需要綜合考慮經口進食的量、機體的代謝狀態、疾病的嚴重程度,需要達到推薦的劑量和周期,更需要個體化營養治療才能發揮臨床營養支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聽從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建議,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實施ONS,才能起到最佳療效。
[1] 成人口服營養補充專家共識[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7.20(4):361-365.
[2]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營養專業委員會.口服營養補充的指南更新[J/CD].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志,2023,10(1):64-68.
[3]李洪麗,柯紅等.口服營養補充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中國社區師,2019,35(4).
溫馨提示:本文僅作為科普文章,不提供專業診療意見,具體診療,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