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國是肺癌大國,2022年我國肺癌新發與死亡病例數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均排名第一[1],手術治療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實現腫瘤治愈的重要手段,但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仍存在腫瘤復發轉移風險[2]。隨著腫瘤免疫治療的發展,相關研究證實術后輔助免疫治療能顯著提升患者生存獲益。臨床實踐過程中,患者接受免疫治療前,醫生往往會為其進行PD-L1表達檢測,這究竟有何意義?需接受輔助免疫治療的患者又該何時進行PD-L1表達檢測?本文將為您進行詳細介紹。
指導臨床決策,預估患者療效,免疫治療前進行PD-L1表達檢測十分必要!
臨床中部分患者在接受PD-1/PD-L1抑制劑治療前會進行PD-L1表達檢測,這是否必要呢?
答案是肯定的,PD-L1表達檢測對判斷患者是否適合接受PD-1/PD-L1抑制劑治療以及接受PD-1/PD-L1抑制劑治療的療效預判至關重要。隨著業內學者對PD-1/PD-L1抑制劑作用機制的不斷深入了解,人們發現PD-L1表達水平與患者接受免疫治療的療效密切相關。
“免疫逃逸”是腫瘤發生發展的重要機制之一,PD-1/PD-L1通路正常情況下可調節人體免疫系統,保護人體正常組織免受損傷,部分腫瘤細胞表面同樣存在PD-L1表達,可利用這一機制逃避人體免疫系統識別、殺傷[3],PD-1/PD-L1抑制劑可抑制這一過程,從而達到抗腫瘤的作用。既往多項臨床研究證實,PD-L1表達陽性或高表達NSCLC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劑治療后可獲得更好的生存獲益[4,5]。
由此可見,PD-L1表達檢測對判斷患者是否適合接受PD-1/PD-L1抑制劑治療十分重要。《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CCN)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2023 v3》指出,PD-L1表達是目前評估患者是否適合接受PD-1/PD-L1抑制劑治療的最佳可用生物標志物,并明確推薦需要接受輔助治療的早期NSCLC患者進行PD-L1表達水平相關檢測[6]。
近八成[7]PD-L1表達陽性早期NSCLC患者獲得“臨床治愈”,術中同步PD-L1表達檢測勢在必行!
手術治療是NSCLC患者實現腫瘤治愈的重要手段,但經手術治療的NSCLC患者均存在術后腫瘤復發轉移的風險,患者術后長期生存獲益仍不容樂觀(圖1)[2,8]。化療是目前臨床應用的最為廣泛的NSCLC術后輔助治療手段之一,但輔助化療能夠為患者帶來的生存獲益十分有限[2],這促使免疫治療逐漸成為了NSCLC患者術后輔助治療新選。
圖1 不同分期NSCLC患者生存數據
IMpower010研究是首個證實免疫輔助治療可切除NSCLC顯著獲益的Ⅲ期隨機對照研究,也是目前唯一公布5年總生存期(OS)數據的NSCLC輔助免疫治療研究。2022世界肺癌大會(WCLC)公布的IMpower010研究OS數據顯示,PD-L1 TC≥1%的患者接受阿替利珠單抗治療后,5年OS率達76.8%(圖1),而PD-L1 TC≥50%患者接受阿替利珠單抗治療后,5年OS率更是達到了84.8%(圖2)[7]。
圖2,3 IMpower010研究PD-L1 TC≥1%與PD-L1 TC≥50%患者人群OS數據曲線(左右滑動)
IMpower010研究不僅證明免疫輔助治療可幫助患者踏入“臨床治愈”的大門,也再一次證明了,PD-L1表達對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劑治療療效的重要影響,以及患者進行PD-L1表達檢測的必要性。因此,對于需要進行術后輔助治療的患者,在進行術前或術中病理檢測時可考慮同步進行PD-L1表達檢測。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PD-L1表達檢測臨床病理專家共識》也指出,PD-L1表達檢測可作為伴隨診斷指導PD-1/PD-L1抑制劑的治療決策,也可作為補充診斷協助篩選免疫治療潛在獲益人群,臨床醫生需合理安排驅動基因檢測和PD-L1檢測,建議同時檢測[9]。
總結
免疫治療的出現彌補了化療的局限性,降低了患者術后腫瘤復發轉移風險,提升了患者治療后長生存獲益,成為了NSCLC患者術后輔助治療的新選擇之一。PD-L1表達對判斷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劑治療預后十分重要,為患者進行PD-L1表達檢測可指導臨床醫生進行治療決策。
相信隨著免疫治療的不斷發展以及PD-L1表達檢測的進一步普及,未來將有更多可手術NSCLC患者能夠接受免疫輔助治療從而獲得“臨床治愈”!
參考文獻(向上滑動查看):
[1]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3版)[J]. 中華腫瘤雜志,2023,45(07):539-574.
[2]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肺癌學組,中國胸部腫瘤研究協作組. Ⅰ~ⅢB期非小細胞肺癌完全切除術后輔助治療指南(2021版)[J]. 中華醫學雜志,2021,101(16):1132-1142.
[3]Alsaab HO, Sau S, Alzhrani R, et al. PD-1 and PD-L1 Checkpoint Signaling Inhibition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Mechanism, Combinations, and Clinical Outcome[J]. Front Pharmacol. 2017, 23;8:561.
[4]Reck M, Rodríguez-Abreu D, Robinson AG, er al. Pembrol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for PD-L1-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 Engl J Med, 2016, 375(19):1823-1833.[5]Herbst RS, Giaccone G, de Marinis F, et al. Atezolizumab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D-L1-Selected Patients with NSCLC[J]. N Engl J Med, 2020, 383(14):1328-1339.
[6]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2023 Version 3)[internet]; 2023.
[7]H. Wakelee, N. Altorki, E. Felip, er al. IMpower010:Overall Survival Interim Analysis of a Phase III Study of Atezolizumab vs Best Supportive Care in Resected NSCLC. 2022 WCLC, PL03.09.
[8]Chansky K, Detterbeck FC, Nicholson AG, et al. The IASLC Lung Cancer Staging Project: External Validation of the Revision of the TNM Stage Groupings in the Eighth Edition of the TNM Classification of Lung Cancer[J]. J Thorac Oncol, 2017, 12(7):1109-1121.
[9]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腫瘤病理專家委員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PD-L1表達檢測臨床病理專家共識[J]. 中華腫瘤雜志,2020,42(07):513-521.
編輯:Leon
審校:Felicia
排版:Squid
執行:Uni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