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知道嗎?人家說只要年紀夠大,一定會患癌,你說我們這都70多了,會不會有危險啊?”
“別天天在那道聽途說自己嚇自己的,我看咱倆的身體有挺不錯的,哪里會患癌。”
雖然鄰居直接反駁了劉大叔的話,但他心里還是有點害怕,想著讓兒子抽個時間帶他去醫院查下放心,到底年紀大的人是不是一定會患癌呢?
一、研究發現:人越長壽越容易患癌
《自然》雜志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30位年齡≤30歲的年輕人和≥60歲的老年人獻血者10%/人的血清中培養人癌A549、HCC1806,結果發現年輕的獻血者血清處理細胞大多保持原有狀態,而老年受試者處理的血癌細胞大部演變成了間充質細胞形態,這說明老年人的血清環境更有利于癌癥侵襲性獲得,患癌的風險也會提高。
無獨有偶,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曾在《自然·癌癥》上發表過一項研究,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線粒體DNA會不斷發生突變,繼而讓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功能出現缺陷,導致細胞的代謝方式出現改變,最終會促進結直腸癌的發展。
二、人只要一直活著,就一定會得癌?
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王綠化認為,人活到80歲的話,一生中有1/3的機會會得腫瘤,相對而言概率是很高的。
作家喬治·約翰遜也曾在《細胞叛變記》中提到,人只要活得足夠久,最終都會患上癌癥。癌癥的發生主要基于兩個前提,一是基因突變、二是免疫逃逸,但這兩者實現都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平均在20年以上。這也是為什么中老年人更容易罹患癌癥的原因,年齡越大總體的患癌風險也越高。古人之所以患癌率低,是因為很多人沒活到那個年紀就去世了。
復旦大學醫學博士汪小歡表示,人只要活著體內的細胞就會一直分裂,產生癌細胞的概率也會越來越大。體內的癌細胞發展成癌癥,需要十幾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所以在50歲之后,癌癥的發生率會明顯增加。
但這并不意味著老年人一定會患癌,世衛組織指出癌癥可防可治:1/3的癌癥完全可以預防;1/3的癌癥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1/3的癌癥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我們可以通過三級預防來進行癌癥的防控:
一級預防是針對病因進行,要避免外界一些不利因素對身體的損傷;
二級預防是要早發現、早診斷、早診斷;
三級預防則是通過規范的治療,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三、癌癥篩查,每個人都有必要做嗎?
癌癥篩查是指在常規體檢外,增加一些常見癌癥的篩查,讓患者可知曉自身的患癌風險,或發現早期癌癥、癌前病變,以便可進行早期干預。
現代人談癌色變,都希望“早發現、早治療”,所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幾乎人人都想著去檢查,健康體檢都要帶上癌癥指標的檢查,這個真的有用嗎?
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對防癌篩查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健康人不必人人都做防癌篩查。防癌篩查應該更多應該是針對有身體不適癥狀的人群,在身體沒有不適癥狀的情況下,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反而會威脅健康。而且早期篩查出來的人帶著“癌癥”的帽子,將背負難以預知的心理陰影,這也可能誘發機體病灶發展、變化。與其盲目去做防癌篩查,還不如將重點放在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上,反而能起到良好的預防癌癥作用。
雖然癌癥在中老年人身上的發病率較高,但并非不可預防,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情況去適當進行防癌篩查,盡可能預防其發生。
參考資料:
[1]《Nature子刊發文發現越老越容易患癌的關鍵!》.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腫瘤.2020-09-30
[2]《前沿報道 | 為什么人越老越容易患癌癥?》.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20-08-26
[3]《癌癥篩查到底要不要做?9種高發癌癥各有“篩查標準”》.生命時報.2021-01-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