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咨詢病例反饋:
前言:在開始今天的病例分享之前,首先感謝多年以來網絡問診的結友,讓我們在日常臨床工作之余,接觸到更多全國各地的病例,一來有幸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醫生習慣與思維方式;二來能接觸到平時沒有接觸到的病例,積累更多的經驗與見識。尤其感謝在經過手術或穿刺活檢等明確病理之后能反饋的結友,這樣能形成我們問診時影像判斷與術后病理的閉環,從而驗證之前的思路與判斷是否正確,從而來肯定或修正自己的診斷。我想不斷的總結、回顧、分析、修正應該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感謝一路有你、感謝一路相伴、感謝信任支持!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女 54歲 。
第一次問診:2021.8
疾病描述:
葉醫生您好,看了您的公眾號,特地來咨詢一下您: 病人情況:女,53歲,有六年左右糖尿病史,2020年上半年體檢出有1.3肺結節,近一年一直在本地最大醫院隨訪,從肺結節大小看無變化,依然是1.3左右。 癥狀:早上起床后咳點痰,一股有指頭大小,沒有血絲,顏色正常;無胸痛、咳嗽等癥狀;也不胸痛之類的。想請問您:針對這種病情,如何治療合適?是否有手術指征?感謝!
希望得到的幫助:
是否需要手術?還是隨訪保守治療好呢?(病人身體素質很一般)手術的話,有沒有什么注意事項呢?
影像展示與分析:
右肺尖可見混合磨玻璃結節,表面不平有毛刺,病灶內有實性成分,也見血管進入,整體輪廓較清,灶內有小空泡(考慮細支氣管擴張)。
我的回復:
我覺得要考慮微浸潤性腺癌的可能性。因在肺尖,局部切除方便,個人傾向做個局部切除。體質一般,隨訪無明顯進展,即便確為微浸潤性腺癌,局部楔切也可以了,我不太推薦做肺段。
第二次問診:2023.5
病史信息:
葉醫生您好,兩年前就請您看過ct照片,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做手術。 病人于2020年初體檢出有1.3cm*0.8cm肺結節,近三年多一直在同一醫院隨訪四五次,今天的增強CT顯示最大肺結節1.3cm*1.0cm左右。癥狀:無明顯癥狀 問題:看到有患者做消融術處理結節,針對目前病人情況,想請問您現在建議的手術方式是微創切除還是消融呢?
影像展示與分析:
平掃圖像:
病灶混合磨玻璃密度,有月牙鏟征,表面不平。
月牙鏟征、毛刺以及混合密度,輪廓清。
部分區域仍有磨玻璃成分,實性成不是太致密,表面不平,灶內有小空泡征。
薄層圖像:
病灶出現。
混合密度,表面不平毛糙,邊緣有毛刺。
密度明顯較既往顯得高了些,表面有鋸齒狀,邊上少許磨玻璃成分。
內部密度欠均勻。
有血管彎征以及形態不規則。
有微小血管征,總體密度有點高。
冠狀位矢狀位重建圖像:
明顯血管進入,血管有異常增粗,病灶輪廓清,密度不均。
血管進入以及膨脹感,邊緣毛刺與少量磨玻璃成分。
密度不均,表面不平。
血管彎、毛刺、分葉以及輪廓清,邊緣不平。是典型的浸潤性腺癌表現。
我的回復:
這個病灶持續存在,要考慮是腫瘤的,浸潤性腺癌可能大點,雖然比較小。但處理的話,能手術的不建議消融。位置還好,我傾向單孔胸腔鏡下切除為好。
后續交流:
第三次問診:2023.6
疾病描述:
葉醫生您好,一個月前咨詢過您,家人1.4×1.1磨玻璃肺結節。目前已肺結節手術,現已拿到病理報告。
病理展示:
我的回復:
沒有高危亞型或高危因素,與之前判斷一致,不需要基因檢測或后續輔助治療,定期隨訪就可以了。
后續交流:
感悟:
肺磨玻璃結節雖然發展多比較緩慢,但如果是混合磨玻璃結節還是有一定風險的,臨床上發現轉移的也會有,特別是實性部分較為致密,病理亞型是高危亞型的話。所以在位于肺外周部分的,隨訪過不吸收好轉的處理相對要積極點,但能楔形切除的部位其中大部分可考慮楔形切除,這樣即使身體情況一般,只要能耐受全麻與單孔胸腔鏡的手術,局部切除對機體整體的影響比較小,但當沒有高危亞型或高危因素時,楔切即治愈的概率非常大,值得努力爭取。本例如果在2年前我建議她切時就手術,一是楔形切除就可以,因為實性成分還少些,也不一定要按這次這樣的肺估切除;二是過了2年,年紀更大,整體身體情況不會是明顯改善,反而會更弱一點,所以這樣的隨訪觀察不單有延誤的風險,還因年紀更大耐受性會更差點,并沒有益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